意识先行 思维导引 促进成长 ——诸诸&晓燕TCG工作室开展主题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0-11-25 来源:教院附小

(教院附小通讯员  张晓燕/文  宋颖逸/摄)10月29日下午,教院附小教育集团英语学科张晓燕和诸艳玲TCG工作室成员齐聚一堂,在附小录播教室开展主题教研活动。本次培训由教导处戴佳琦老师主持,闵行区小学英语教研员沈雯晴老师作为专家指导应邀参与本次活动。

活动第一部分由两位见习教师进行课堂展示。教院附小邵依依老师执教一年级《M2U2 My family Period 2 I love my family》,教师关注学生生活经历,创设小猪佩奇介绍家人的语境,适合低段学习特点,吸引了课堂上的每一位孩子。通过听、说、读、玩、演、唱的活动和头饰、魔法棒、图片、视频、歌曲的资源,引导学生语用输出。

教院附小钱晨昱老师执教二年级《M4U3 In the street period1 Rules in the park》,教师在语境中融入语音学习,落实认读和书写,关注语言思维的思维性和递进性,学演结合,教学过程扎实,让每个孩子学有所成。同时,从四个听、说、读、思考这四个维度进行学习评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                                                                  

在互动交流环节中,教院附小诸艳玲老师李佳佳老师作为执教教师的带教导师,指出了两堂课中的教学设计亮点并针对两堂课中的个别环节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和建议。

接着,闵行区小学英语教研员沈雯晴老师充分肯定了两位执教教师在课堂实施中体现了见习教师良好的综合素养和教学技艺,精准的处理教材能力。此外,她强调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学科,最终单元的出口要落实到实际语用任务上。同时,沈老师也向在座教师从目标设计和活动设计两方面提出了建议,呼吁教师关注目标设计的单元性和活动的可操作性与可检测性。最后,她指出在撰写语用任务时,应该关注四点,即学生主体、行为表现、行为条件和行为程度,保证语用任务的完整性和精确性。

本次培训活动,为新教师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也为他们提供了相互学习的机会,相信每位TCG工作室的新教师都能有所收获,不断反思、不断成长!

学员们的感悟:

塘外小学 吴婷妍

今天有幸参加了英语TCG工作室的活动,观摩了两位见习教师精彩的课堂展示,让我感触颇多。

首先,邵依依老师执教的一年级《M2U2 My family Period 2 I love my family》,课堂中关注了学生学情以及学习生活经历,创设了小猪佩奇向大家介绍家人的语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听说读演的方式,调动每位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课堂氛围融洽。

其次,钱晨昱老师执教的二年级《M4U3 In the street Period3 Rules in the park》,在生动的语境中融入语言学习,钱老师教态自然,富有亲和力和表现力,语言生动有感染力,牢牢抓住每个孩子的注意力,课堂教学效果良好。两位新老师的表现出彩,值得我在后续的工作中学习。

在之后,我们聆听了闵行区小学英语教研员沈雯晴老师的建议,沈老师从课堂设计出发,从教学目标、教案设计、语境创设等方方面面进行了细致解答,为“小学英语单元整体设计”带来了更多的启发。

总之,工作室的活动让我意识到了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通过此次活动,我开阔了眼界,知晓了更多英语教学的组织架构,我也将会继续学习,努力成长。

奉教院附小 邵依依

这次的区级公开课展示是作为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指导教师培训实践活动的一环,很幸运能够得到这次机会,很感谢我的师傅诸老师,备课组长张老师和其他的附小英伙伴们,在我踌躇犹豫的时候给我尝试争取的勇气,在我紧张胆怯的时候给我拼搏挑战的自信,在我焦急忧虑的时候给我积极进取的正能量。

准备这节公开课的过程,不能说不痛苦。但是每天努力备课的日子都让我觉得无比充实,让我感觉到了生活的意义,就是变成更好的自己。而且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的背后还有我的师傅诸老师,备课组长张老师和其他前辈同事们。在组内的每次试课,都有他们给我提出专业的宝贵意见,让我知道我的不足之处,然后针对性的改正。

终于上完了公开课,虽然在实际上课的过程中还是有瑕疵,但是比起之前的几次试课,我在课堂掌控力和表现力方面有了明显进步,学生也都很配合,所以总体来说,这节公开课还算是成功的。

一节顺利的公开课,离不开我自己的努力和实施,更离不开附小英磨课团队老师的支持和出谋划策,一个人走得更快,但一群人会走得更远!我已经感觉到自己有很多地方需要充实,需要不断磨炼,不断吸取新知识并把它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来,未来的专业发展道路上我一定会不断反思,不断成长!

奉教院附小 钱晨昱

这次的教研课是我踏上三尺讲台后的第一次公开亮相,看到录播室坐满了跟我一样的见习教师,专家们热诚专业的眼神都让我充满了紧张感,短短35分钟,我该如何把握,如何从输入到输出,让我在教学准备、讲课方式、教学互动以及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等方面都得到了锻炼,也让我总结了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

通过这次公开课,我也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与不足,专家沈老师给予我的建议,让我这个初出茅庐的新老师受益匪浅。

首先是建议板书体现核心内容,支持语用任务的完成,我的课堂拥有语境翻转,那需要我们把我学习者的心里特征,学会换位思考,而低阶思维如爬树、摘花等等可以用差异性的训练达到语言训练的目的。

其次是教案的书写,空中课堂的教学设计是我们可以参考的,它具有可操作、可检测的特点,通过对学生主体、行为表现、行为条件、行为程度等等的分级,使得语用任务完整,强调过程与方法,而我们的目标是要让学生学会用英语做一件事。不同的程度用词不同,比如掌握、学习、学会,这需要我们按照教学基本要求水平鉴定附录表,仔细斟酌自己的教案。

通过一次公开课,我们可以学会许多在家常课上听不到的真知灼见,如果课堂评价不到位,自学指导不具体。我认识到自己的课堂与一堂好课的距离,在教学中如果能把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好的话,我们的教学将会起到事半功陪的作用,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对于课堂教学的重视和把我,不断学习探索,勤学多思,紧跟师傅的脚步,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让更多的学生喜欢上英语课。
分享到:
相关信息